“唠叨”是孩子反叛的罪魁祸首

发布者:办公室发布时间:2014-03-11浏览次数:279

 

            同样的一句话,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就不同,很多话都是好话,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。因为,一句话中,语言只占15%,表情占30%,人的状态占55%。可见,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状态,一个教育者达到了一种较好的状态后,随意说说,就是最好的教育。
我们课题组于200710月在1000名中学生中做过一个家庭教育问卷调查,其中有一个题目是:你最不喜欢你妈妈的哪种行为?调查结果显示,其中550位中学生首选了“唠叨”。由此推论,“唠叨”很可能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难题,解决家长“唠叨”的问题,说大一点,是解决家庭教育困境的一个突破口。毫无疑问,所有家长的“唠叨”出发点一定是好的,“唠叨”的内容也是正确的。值得反思的是,我们的“唠叨”为什么会导致孩子如此强烈的反抗呢?
因为有了语言,我们的知识传承变得更加方便、快捷、持久。同时,语言在教育过程中,又是一把双刃剑,善用者可以入心入骨,不善用者可能引起反感甚至直接消解了教育的内容与意义。
    有位妈妈声带出了一点问题,医生强迫她禁声,至少十天不许说话。
这天,儿子放学回家,进门就嚷:“我恨老师!再也不去学校了!
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,妈妈一定要严厉地训斥他。但是,这一次她没有这样做,因为她不能讲话。气愤的儿子趴在母亲的膝盖上,伤心地哭着说:“妈妈,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,我写错了一个字,老师就嘲笑了我一番,结果同学们都笑我,真没面子!”妈妈依然没有说话,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。儿子沉默了几分钟,从妈妈怀中站了起来,平静地说:“我要去公园了,同学们还等着我呢。谢谢你听我说这些事。”由于特殊的原因,这位母亲体会到了“沉默”的重要意义。毋庸置疑,闭着嘴说话——我们经常说到的“沉默是金”,对教育来说,具有重大的意义。嘴巴的品质是耳朵培养出来的。在课堂上,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,让自己少说一点,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,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。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,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,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,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,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。老师说多少、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,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。好问、好说是孩子的天性,可有些老师却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权利。学校需要教的是“学问”,而不是“学答”,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“问”、“说”的兴趣,教给孩子“问”的方法,而不是一味的灌输,只关注结论,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。
    很多家庭教育的无效,甚至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感,是因为父母说得太多。学校教育的低效,也来自于老师们一刻不停地耳提面命。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,实现“闭着嘴说话”,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,尽管这并不容易,但需要我们渐修、渐悟。
    有一个人从不乱发表自己的见解,即使是开会,当绝大多数与会者都踊跃发言时,他也保持沉默。有一位多事者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。
    多事者:“你为何总保持沉默?”
    沉默者:“我习惯于沉默。”
    多事者:“据我了解,你以前可是很喜欢说话的。”
    沉默者:“那只是年少轻狂,总喜欢出风头。”
    多事者:“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改变?”
    沉默者:“你的问题我不好直接回答,我问你,佛为什么会令人尊敬?”
    多事者: “为什么?”
    沉默者:“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保持沉默。”
    教育者也应像这位沉默者一样,从“轻狂多言”的“风头”上自然走下来,走到“令人尊敬”的“含蓄”中来。